English

哈利·波特为什么没有“水土不服”

2000-12-0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被称作出版界神话的《哈利·波特》登陆中国已经有1个多月了,出版社首印的20万套已经几近售罄,这样的销售业绩近年来在国内也不多见。许多人曾经担心的海外畅销书到中国“水土不服”的现象并没有发生。这样的一本书自然引起了国内出版界的关注,它的魅力到底何在?是否将对现今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?

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鹏指出,如果以传统的文学评价眼光来看《哈利·波特》,肯定觉得这是一本故事老套、人物形象单一的“俗书”。每个时代应该有每个时代的儿童文学、幻想文学。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魔法故事,但作者却很聪明地将它移植到了现代社会之中:主人公与现代读者处于同一时代并一起成长,其生活的环境也有电子游戏、广告等现代社会的物象符号,甚至于主人公的魔法扫帚,也被打上了广告商标的印记“光轮2000”,而且还会升级换代。这样,就为魔法故事注入了现代意识,从而与过去蒙尘的魔法故事区分开来。如果没有那些随处可见的现代符号,《哈利·波特》的畅销将是不可想象的。

音乐人高晓松以一种不同于文学圈内人的眼光指出,《哈利·波特》一书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像极了好莱坞影片的“抖包袱”的拍摄方法。书中对场景、声音等的描述很多,而对心理的描写比较少。这本书的任何一个幻想、任何一个片断都不是脑海里想像的,而是就在你眼前出现,这种类似看电影的感觉是看着电影电视长大的年轻一代容易接受的。这正是本书的成功之处,也是目前任何一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无法与之比拟的。

除此以外,“儿童本位意识”则是《哈利·波特》带给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最明显的影响。

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以及英美文学研究专家王逢振都认为,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,“让孩子快乐,让孩子玩”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目标,而这个目标的基础是作家与小读者的平等,作家不应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,而是应该“用儿童的眼睛去看,用儿童的耳朵去听,特别是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,这才是儿童文学成功的关键”,即“儿童本位”。儿童文学既然定位于儿童,就应该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,用孩子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的欢乐,过分追求主题深刻反而效果不佳。《哈利·波特》的成功是最好的证明。这本书的构思并不复杂,但悬念丛生,充满童趣。主人公哈利·波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,在孩子看来,和自己差不多。

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接受某报采访时曾经说过,《哈利·波特》并不是传统感觉上的儿童文学。现代社会中,越来越多的本来并非属于儿童的东西,正在飞速而且正当地走进了儿童的生活和精神领域,走进了他们的愉悦和审美。比如像星球大战,恐龙故事。所以我国儿童文学作家应该丢弃一种思路,就是动不动就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别的事物,看它相符不相符。我们倒是需要不失时机地以开放的姿势来学习一些东西。我们不一定也去写巫师,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真正地幻想。再就是故事。即故事的虚构,故事的叙述。《哈利·波特》这样的畅销书,最终还是靠着这些来征服读者的。这无论对幻想型文学的写作,还是对真实故事的讲述,都是十分要紧的。在我国的儿童文学里,总能读到不错的思想和意象,活跃的语言和叙事,但是难以读到精彩的故事。优秀的小说家、童话家,应该是和精彩的故事共存的。幻想文学,不能让它的扑朔迷离只依靠着语言和气氛来营造,而是必须具备行动和情节本身,由此诞生人物。幻想文学也是需要人物和形象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